寓言故事是文學(xué)體裁的一種。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(xùn)意義的故事,它的結(jié)構(gòu)簡短,多用借喻手法,下面給家分享一些關(guān)于《寓言故事》讀書心得,方便大家學(xué)習(xí)
我最喜歡的寓言故事是《拔苗助長》。
在這個故事中,我最喜歡里面的那句“一天、二天、三天……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的跡象”。我喜歡這句話,是因為它告訴我們禾苗不是一天、兩天就能長高的,要陽光和雨露才能慢慢地長大,而不是用外力去拔禾苗,讓它看起來長高了。如果這樣做,其實全部都會枯死的,還白費了力氣。
每次看到這句話,我都會想起我寫作業(yè)時的情景。寫作業(yè)的時候,我一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不會寫的字,總是不去查字典或看書,而是跑去問爸爸媽媽,直到弄到爸爸媽媽發(fā)脾氣。每次看到他們發(fā)脾氣,我心里都難過極了,總想以后寫作業(yè)時要認(rèn)真,多查字典和多動腦筋,可總是都改不了這個壞習(xí)慣。
其實寫作業(yè)也和種禾苗一樣,都不能急躁,都要慢慢地做。從今天起,我一定要把急躁和懶惰這兩個壞習(xí)慣從我身上拔掉,做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女兒!
古時候,人們每到一定的日子,都要在祠廟里舉行一種祭祀儀式,以表示對神靈的虔誠、求得神靈的庇佑,這種祭祀儀式叫“祭鐘”。每逢祭鐘時,不是要殺一頭牛,就是要殺一只羊,然后將牛的頭或者羊的頭用大木盤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,人們就站在供桌前祈禱。
有一天,齊國都城里來了一個人,他牽著一頭牛從皇宮大殿前走過。這時,恰值齊宣王在大殿門口看見了,命人叫住那牽牛的人,便問道:“你打算把這頭牛牽到那里去呢?”那人回答說:“我要牽去宰了用來祭鐘?!?/p>
齊宣王聽了后,看了看那頭牛,然后說:“這頭牛本來沒有罪過呀,卻要白白地去死,看著它那嚇得顫顫抖抖、哆哆嗦嗦的樣子,我真不忍心看了。把它放了吧!”
那個牽牛的人說:“大王您真慈悲,那就請您把祭鐘這一儀式也廢除了吧?”
“這怎么可以廢除呢?”齊宣王嚴(yán)肅起來,接著說:“這樣子吧,就用一只羊代替這頭牛吧!”
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:殺牛和殺羊都是屠殺生命。對牛的憐憫與對羊的殘忍在本質(zhì)上是一樣的,都不能算是仁慈。齊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過是騙人的把戲,可見他的虛偽。
第一個寓言故事《拒絕成長的蘋果樹》,成長遠比得到幾個蘋果更重要。在我們還是一棵小樹的時候,我們可能無法左右我們周圍的環(huán)境。比如,我們可能會任由風(fēng)吹打我們,雷電肆虐我們,一場雨水可能就能把我們淹沒。但是,如果我們因為周圍惡劣的環(huán)境而停止生長的話,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弱,它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摧殘我們了。如果這個時候,我們把周圍惡劣的環(huán)境當(dāng)成對我們的考驗,我們不停地生長,擴增我們的根系,粗壯我們的枝干。那么,當(dāng)我們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,它們再也不能隨意的肆虐我們了。我們不會隨風(fēng)擺動,不會被一場大雨淹沒,就算雷電也會敬畏我們的。
在生活中,每個人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一棵小樹,如果我們因為周遭的惡劣環(huán)境,或者不公平的待遇,我們就放棄成長,那么我們放下的將是我們唯一可以擺脫惡劣環(huán)境的武器了。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們總是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,也許這些困難或者磨難正在折磨著我們,但是,請不要忘記,痛苦的日子即將過去,只要我們永遠不要放棄成長。在磨難中成長,在磨難中長大。只要當(dāng)我們長得足夠大的時候,這些困難才不能阻止我們,我們才能把它們踩在腳下。
在工作中,有時候我們會認(rèn)為我們?yōu)楣靖冻隽撕芏?,但是卻得到了一點的回報,于是我們自暴自棄,我們不在努力。殊不知,我們已經(jīng)停止了成長,我們對公司帶來的利益越來越小,因此我們得到的回報也就越來越少,慢慢的我們將不在重要,我們是公司80%的人,我們?yōu)楣緝H僅帶來了20%的效益。最終,我們將會成為被裁減的人。但是如果我們不在乎我們得到了多少,我們還一如既往的努力,甚至我們會加倍努力。假設(shè)我們開始的時候付出了一百份努力,得到了20份回報,我們的付出占到公司總付出的10%。如果我們付出了150份努力,我們就會得到30份回報。我們的付出占的公司總付出的15%。如果我們再加倍努力,加倍成長,當(dāng)公司相當(dāng)一部分利潤是由我們創(chuàng)造的時候,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會不給我們增加報酬。我們在公司的地位就會越來越重要,沒有人能再隨便撼動我們的地位了。
第二個寓言故事《孩子在為誰玩》。當(dāng)孩子把玩當(dāng)成已經(jīng)是自己快樂的事,自己的事的時候,即便是沒有一點酬勞他們也會很高興。然后,當(dāng)孩子們把玩當(dāng)成是為了別人而玩,也就把玩當(dāng)成了一份工作了。如果他們覺得他們的報酬遠遠低于他們?yōu)榱斯ぷ鞫冻龅膭趧拥臅r候,他們就對工作失去興趣。如果他們得到的報酬越來越低的時候,他們就會放棄這份工作,轉(zhuǎn)而尋求其他的。
這則寓言教會我們一件事情,有些事情表面上可能很難處理,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方法,也許會達到更好的效果。
我覺得,看《格林童話》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放飛,看看故事情節(jié)體味一下其中的意義,欣賞欣賞其語言藝術(shù)的特色。猶如采擷最豐碩的花果,吮吸最甜美的甘露,來滋養(yǎng)自己,豐富自己,提高自己
《格林童話》是通過“寓教于故事”的形式,讓讀者開闊眼界、增長知識、懂得道理,汲取到健康成長的豐富“養(yǎng)料” 。 并且,通過寓言故事,教懂讀者一些課本上未能學(xué)到的道理。教會讀者“分辨善惡、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、做人不能懶散、智慧是進步的階梯、遇到危險要冷靜??”等做人、待人的道理。
《格林童話》源自民間,在藝術(shù)上通俗、質(zhì)樸、粗獷、生動,表現(xiàn)了純真的自然美。文中的主人公個性鮮明,善惡對錯一目了然。不少主人公憨態(tài)可拘、滑稽可笑,使故事妙趣橫生,引人入勝??偸前颜?、善、美與假、惡、丑的矛盾沖突置于斑斕多彩的幻夢之中,借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,以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的結(jié)局告終。故事中,自然與神奇,現(xiàn)實主義與浪漫幻想交相輝映,融為一體,使讀者既感到故事情節(jié)合情合理,又體現(xiàn)了讀者的意愿,從而得到滿足。如今在這樣一個物欲如潮如流的社會里,有些人迷失了方向,有時無法正確辨別善與惡、對與錯。這種時候,不妨看一下《格林童話》,在一個個生動、簡單的故事里你會體味出內(nèi)在的深刻意義——以理性的態(tài)度來面對生活。
今天,我讀了一本好書:《寓言故事》其中有一個新編的“鷸蚌合作”,我最喜歡的.就是這篇文章。故事講述的是上一回“鷸蚌相爭”,是漁夫從中得了利;這一回,鷸和蚌互相合作挽回了彼此的生命。它告訴了我一個道理:人與人之間只有精誠合作,才能成功.
我之所以喜歡這一篇寓言,是因為這篇文章令一向不喜歡合作的我深有啟發(fā)。以前,學(xué)校舉行了一次足球比賽,我只知道一個人踢球,不知道傳球給別人,不能與別人很好地合作,結(jié)果我們班輸了。如果早點看到這篇文章,我很可能就不會做那樣的傻事。
這還讓我想起了古代的一個故事:有一年,秦國準(zhǔn)備出兵八十萬攻打趙國。趙國的探子得到消息后立即報告趙王,趙王知道后大驚,因為趙國只有十萬兵馬,不是秦國的的對手。他的一位將軍獻計:一方面派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去鄰國————齊國游說,請他們派兵相助。另一方面,派數(shù)千人伏擊秦軍,以待援軍來助。趙王依計行事。當(dāng)趙王派的大將來到國界時,有一樵夫知道國家有難,主動帶路去一險要山區(qū)埋伏。數(shù)日后秦軍果然來到此地,中了埋伏。大傷元氣,只得停戰(zhàn)數(shù)天。幾天后,齊國援軍趕到,在趙齊兩國的合擊下,秦軍只得退兵。趙國免遭亡國之災(zāi)。
看了這則故事,你們肯定知道合作的巨大力量了吧!故事中的探子,軍師,將軍,和士兵,樵夫他們都出了一份不可缺少的力量,少了其中的一個都不行。俗語說得好:“一個好漢三個幫,一根籬笆三個樁”,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。讓我們學(xué)會合作,走向成功!
《寓言故事》讀書心得精選范文5篇2020相關(guān)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