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演義讀后感5篇-三國演義心得作文精選

| 麗麗21147

  《三國演義》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,是一部歷史性的長篇小說。作者是羅貫中(約1330-約1400),名本,號湖海散人。他所寫的《三國演義》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。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(tǒng)一時期吳、蜀、魏三國之間的斗爭和興亡的一系列故事。這些故事十分精彩,其中有我最喜歡的幾個故事:過五關,斬六將、草船借箭、火燒赤壁、華容道,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?guī)怼∪龂萘x讀后感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!

  三國演義讀后感1

  諸葛亮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。他智慧過人、聰明絕頂、無所不精,但是最終卻“出師未捷身先死”,未能光復漢室。縱觀一生,他與蜀漢國運緊緊相連。我認為:諸葛亮的智慧使得蜀漢成為三國之一,但也正是由于他對于智慧的過分自負,使得蜀漢兵疲民敝,最終滅亡。

  諸葛亮本人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。他“隆重作對”,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;出山之后,馬上帶領劉備的軍隊以弱勝強,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;后來還成功地聯(lián)吳抗曹,實現(xiàn)三分天下。在這一過程中,諸葛亮彰顯了他無與倫比的個人能力,但也暴露出了他的缺點。

  其一便是他做不到知人善任。赤壁之戰(zhàn)時,諸葛亮明知曹操對關羽有恩,關羽又極其重恩重義,卻偏偏安排關羽在華容道上,白白喪失了捉拿曹操的絕佳機會。據(jù)此來看,曹操揚鞭大笑是有一定道理的。諸葛亮神機妙算,能將曹操步步逼往華容道絕境,卻終究因為自己用人不當讓曹操得以生還。他夜觀天象發(fā)現(xiàn)曹操未合身亡,卻不曾想到這天象正是緣于自己的缺點:不會識人,不會用人。

  其二便是他的事必躬親。諸葛亮為人極其認真謹慎,無論多小的事情都不容許差錯。他太倚重自己的個人能力,以至于事無巨細,必親自過問。結果將自己弄得精疲力竭,早早離開人世。作為丞相,他需要做的應該是統(tǒng)領大局,至于細節(jié)就交給不同的人去做也未嘗不可。而他卻在主持國事的同時又帶兵打仗,不光拖垮了自己,更使得蜀漢后期人才匱乏,后繼無人。他雖然是人才,卻不會培養(yǎng)人才;他的能力成就了他,卻也害了他和他的國家。

  其三便是他的心浮氣躁,主要表現(xiàn)在劉備白帝城托孤之后。諸葛亮一心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劉備遺愿,因此頻繁征戰(zhàn),力圖攻下中原。此時他的智慧被過于強烈的愿望與情感所蒙蔽,如當年的劉備。劉備因關羽的死不顧聯(lián)吳抗曹的戰(zhàn)略而攻打東吳,結果大敗而歸;諸葛亮因劉備的死不顧蜀國遠遠弱于曹魏的事實,六出祁山,使得蜀漢國力難以恢復,自己也累死在五丈原。這兩次的感情用事,使得蜀漢由盛轉衰,由衰轉危。需要與民休息,發(fā)展生產的蜀漢連年進行毫無意義的征戰(zhàn),窮兵黷武的諸葛亮忘了自己所看重的天命。最終如司馬懿所說“不識天數(shù),強要相侵,理宜殄滅”。結果也是自負才能,逆天而行,自取其敗而已。

  總體看來,諸葛亮也是聰明半世,糊涂半世。周瑜自負,自負到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更聰明而吐血身亡;諸葛亮更自負,自負到對任何人都不放心的程度,自負到想單憑自己的智慧一統(tǒng)天下。最終“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”,精神可嘉,行為不可取。

  三國演義讀后感2

  《三國演義》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,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。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我最喜愛的人物諸葛亮。

  諸葛亮,字孔明,生于181年,死于234年,享年54歲。諸葛亮一生匡扶漢室,輔佐劉備、劉禪成就霸業(yè)。真可謂: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!想當初,劉備“三顧茅廬”,請得諸葛亮出山,開始了他恢復漢室的征程。諸葛亮一生很會用計謀,如:“火燒博望”、“火燒新野”、“火燒赤壁”、“空城計”等,一計連一計,計計讓人叫絕。諸葛亮一生為蜀國親率大軍南征北戰(zhàn),“七擒孟獲”平定南方之亂;“六出祁山”北伐曹魏,最后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。你知道嗎?諸葛亮發(fā)明了木牛流馬為蜀國大軍運送糧食,發(fā)明了一次能發(fā)十支箭的諸葛連弩,還有傳遞信號的孔明燈。他還喜愛書法,擅長繪畫,精通音律,喜歡撫琴吟唱。各方面都那么優(yōu)秀,實在是太厲害啦!

  我想他小時候學習功課的時候肯定很用心,要不怎么會成為一個“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”的大軍事家呢?“靜以修身,儉以養(yǎng)德”,我要向他學習這種可貴的精神!

  三國演義讀后感3

  暑假期間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《三國演義》。

  從書中我了解到了聰明謹慎的諸葛亮;詭詐多疑的曹操;老謀神算的司馬懿;心兇狹笮的周瑜?里面人與人之間的戰(zhàn)爭故事很多,例如‘官渡之戰(zhàn)’、‘赤壁之戰(zhàn)’?這本書都是描寫魏、蜀、吳三大諸侯國相互鼎力之事。里面刻畫了許多個英雄人物形象。每個人物的性格都不一樣。書里的故事也很精彩。

 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,朝廷招兵買馬劉備張飛關羽在桃園里結為兄弟,這就是“桃園三結義”;為了讓曹操上當周瑜和黃蓋演了一場大戲給曹操看,曹操差點被殺,這就是“苦肉計”;徐州之戰(zhàn)讓劉備戰(zhàn)敗,關羽因約法三章投降曹操,關羽得之劉備的下落后,便對曹操不辭而別,五個關口的守將都不放行,關羽都一一殺死。這就是著名的“千里走單騎,過五關斬六將”?這些事情之中,諸葛亮的計謀有,草船借箭、三氣周瑜、七擒孟獲、空城計智退司馬懿?

  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如且此,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。所以,我們不能因為一次考試失敗而灰心喪氣;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了一點點城績而感到沾沾自喜。我們一定要充實自己,改進一些不足之處。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。

  因為戰(zhàn)爭,天下的老百姓不得安寧,無家可歸天下不會太平,讓人間世道民不聊生。我們現(xiàn)在的生活多美好,人民都很富裕,過上了小康生活。

  總之,這本書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。同時也譴責了雄豪大戰(zhàn)及暴君的暴政,寄托了勞動人民渴求明君仁政,社會安定的強烈愿望。

  三國演義讀后感4

  楊慎詞云:滾滾長江東流水,浪花淘盡英雄……

  《三國演義》,一首用血肉之軀、靈魂之石譜寫的歷史悲曲。在刀光劍影、斷壁殘墻、千軍萬馬之下,那種忠信仁義、生死不渝的英雄氣概,又豈是卿卿我我、紙醉金迷所能比擬的?從古到今,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在那“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”的風云亂世中逐鹿群雄,東征西討,最終卻被歷史所淘汰?

  但,在戰(zhàn)火紛飛的三國時代,誰?才是真正的英雄?

  曹操?在少年便被評價為“治世之能臣,亂世之英雄”的曹操,對人才求賢若渴,而許攸就是一個實例。當初,袁紹驕傲自大,不采納許攸意見并羞辱他。后來,許攸投奔曹操。沒想到曹操竟連鞋也顧不得穿,光著腳就跑出去迎接,見到許攸倒頭便拜。作為一位高高在上的領導級人物,面對賢才,能屈能伸,不恥下跪,這是一種何等難能可貴的高尚情操啊!真不愧為“大丈夫”!他,擁有遠見卓識,憑借天子這個有利籌碼,“挾天子以令諸侯”,在兵荒馬亂中占有一席之地;在官渡之戰(zhàn)中,憑借他的文韜武略,以少勝多,一統(tǒng)北方!但卻又因他的多疑、剛愎自用,而令多數(shù)的戰(zhàn)爭以敗局收場,令他的有才之士負屈含冤。神醫(yī)華佗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?!爸物L疾神醫(yī)身死,傳遺命奸雄數(shù)終”里曹操因疑慮華佗借治病之名殺害他,卻使一代神醫(yī)華佗冤死獄中。難道,這就是英雄的所作所為嗎?

  那么,劉備是英雄嗎?也許有人會舉手投足地贊成?;蛟S也是,劉備著以仁義當先,以仁政治國,三顧茅廬邀諸葛,真可謂集德仁義于一身的圣主。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,曹操的談吐看似隨意而閑適,卻處處咄咄逼人、暗藏殺機。劉備心知自己羽翼未豐,仍需借助他人一臂之力,因而在談吐中不斷后退,在危急時刻急中生智,巧渡難關。但他鮮為人知的一面又有多少人質疑過?我認為,在某些時候,劉備畢竟也是“官”場之人,心思緊密。但他的用人之心,竟比墨還黑呀!其黑在利用人近乎殘忍卑鄙。白帝城托孤時他對孔明說:“若嗣子可輔,輔之,若其不才,君請自取?!边@一招可真歹毒。一招欲擒故縱,便讓一個抵三個臭皮匠的孔明死心塌地服從,抽泣著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“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”。想必善用心計的劉備一定是貽笑九泉了吧!若這不算,那么呂布之死又怎么解釋呢?作為歷史上禮賢下士的楷模,做出如此作為又何以成英雄呢?

  那袁紹呢?我認為他色厲膽薄。愛才卻不懂得敬才惜才,好謀劃卻無決斷,貪生怕死,目光短淺,看見蠅頭小利就拼命追逐,也不算英雄!

  那關羽又何妨?他作為“富貴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”的義的化身,一次戰(zhàn)敗被曹操所俘,為了兄弟情,他千里走單騎,過五關斬六將,終于又回到了劉備的身邊。他,忠于信,忠于義,真可謂是“玉可碎不可損其白,足可破不可毀其節(jié)”!做人就得像這樣,說到做到。因為只有有信用的人才值得人敬重。信用是評價一個人關鍵的所在。要是沒有了信用,那么人生也就沒有了意義……言歸正傳,說實話,關羽也并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英雄。最終他的逝世,也是因為驕傲輕敵,剛愎自用而敗走麥城,被孫權所殺!

  那么,誰,才是英雄呢?諸葛亮?張飛?孫權?司馬懿……

  其實,“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“,每個人都有他心目中的英雄。他們?yōu)榱诵帕x,為了遠大的理想而英勇奮斗。無論是卑微的小人物,還是驚天動地的大人物,他們都是自己的英雄、自己的楷模。因為他們都為這個世界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因而,正是在閱讀了《三國演義》后,我從中汲取了許多為人處事之道。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《三國演義》被評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,還真是名不虛傳吶!

  三國演義讀后感5

  讀了《三國演義》一書,我受益匪淺。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《三國演義》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?!度龂萘x》以三國時期魏、蜀、吳三個統(tǒng)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,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(tǒng)一之間發(fā)生的一系列故事,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。

 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,氣量狹隘的周瑜,忠厚的魯肅,勇猛的張飛,重義的關羽,納賢的劉備等等,無不各具其態(tài)。

  先說關羽。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。他降漢不降曹、秉燭達旦、千里走單騎、過五關斬六將、古城斬蔡陽,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。他忠于故主,因戰(zhàn)敗降敵,但一得知故主消息,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。我認為雖降了敵,但最后還是回來了,不但仍算忠,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。

  國家的統(tǒng)治需要忠臣,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、死而后已的忠臣,這就是諸葛亮。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,能文能武,足智多謀,而且一生謹慎,鞠躬盡瘁。他火燒新野,借東風,草船借箭,三氣周瑜,智料華容道,巧擺八陣圖,罵死王朗,七擒七縱孟獲,空城計,七星燈,以木偶退司馬懿,錦囊殺魏延,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。

  再說曹操。曹操在《三國演義》中被稱為奸雄。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,說得劉備都不敢聽,但是他沒有殺劉備,雖然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鱉。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,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。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,與其誓不兩立,只要把諸葛亮殺了,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。后來又發(fā)現(xiàn)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,便想殺劉備,至少把他留在東吳,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。目光短淺,氣量狹小,非英雄也。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
  還有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,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、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

  《三國演義》中的人物各具其態(tài),有長有短??偟膩碚f,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,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,他們很值得我學習。


三國演義讀后感5篇-三國演義心得作文精選相關文章:

1.精選5篇《三國演義》讀后感600字

2.關于《三國演義》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

3.最新《三國演義》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

4.中學生《三國演義》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

5.《三國演義》讀書心得體會10篇

6.2020《三國演義》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

7.《三國演義》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精選

8.《三國演義》讀書心得最新范文

9.《三國演義》讀書有感優(yōu)秀范文

10.《三國演義》讀后感最新范文

45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