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滸傳》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,到受朝廷招安,再到大破遼兵,最后剿滅叛黨,卻遭_人謀害的英雄故事。讀完全書,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有一個人,那就是魯智深。
魯智深在故事中是一個嫉惡如仇、俠肝義膽、粗中有細、勇而有謀的人。
魯智深外號花和尚,原名魯達,只因為金翠蓮父女報仇而打死鄭屠,改名魯智深。他雖然出家為僧,卻他不守寺規(guī),喝酒吃肉,還殺了人,所謂酒肉穿腸過,佛祖心中留大概如此,后來加入了梁山泊,成為了梁山好漢之一。
魯智深最有趣的故事就是倒拔垂楊柳了。書上寫魯智深脫了衣袍,右手向下,左手向上拔住,把腰只一趁,便把楊柳樹連根拔起,眾潑皮都稱贊他不是凡人。的確,魯智深力大過人,這在梁山好漢中,恐怕也只有打虎將武松和李逵才能與他媲美,魯智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,后無來者。
魯智深在《水滸傳》一書中曾單打二龍山,火燒瓦罐寺,大鬧五臺山等,干了許多大事,但他本人卻很善良??吹浇鸫渖徃概秽嵧榔圬?,他執(zhí)意要去為金翠蓮父女報仇,并給了金老十五兩銀子。為了救林沖,魯智深從開封一直跟著董超他們到了野豬林,方才動手。為了不苦百姓,他大鬧桃花山,偷走周通諸多器皿,為了不讓劉太公失所,魯智深與周通打起來,讓他把劉太公的女兒還給劉太公,以便劉太公養(yǎng)老。魯智深可以說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。
身為天孤星的花和尚魯智深百戰(zhàn)沙場,他有勇有謀,也可算上是一位令對手聞風喪膽的英雄豪杰。
最后,在第一百九十回,魯智深在征方臘戰(zhàn)爭結(jié)束后,于浙江六和寺坐化,魯智深一生可以說是十分離奇。征方臘戰(zhàn)爭中,魯智深生擒方臘,立了大功。在六和寺時,魯智深竟知自己今日圓寂,真是出乎意料。
元末明初,在我國文學,幾乎同時出現(xiàn)了兩部光輝的文學巨作:一部是《三國演義》;另一部便是《水滸傳》。
《水滸傳》的作者是施耐庵,據(jù)民間傳說,施耐庵曾參加過一次不成功的農(nóng)民起義后,半路出家,以獨特的風格結(jié)合自身經(jīng)驗寫出了驚世之作——《水滸傳》。
有一句古話叫做:老不讀三國,少不讀水滸。這是真的嗎?在我看來,并不是這樣?!端疂G傳》中并沒有華麗的詞藻,夸張的手法,只有訴說一百零八將樸素地反對封建制度,不惜獻身于淤泥的頑強掙扎。但是全文簡單明了,節(jié)奏張弛,環(huán)環(huán)緊扣,奪人眼目,人物形態(tài)若然,無半點虛假,施耐庵很有可能將自己融入《水滸傳》中,用宋江來代表自己。所以各位英雄豪放的一面在施耐庵筆下被激活,每件事都寫得淋漓盡致,每個人寫得都如畫龍點睛般精彩,使得千古名人無不閱讀此書。同時,《水滸傳》還被稱為世上第一部反映農(nóng)民起義的長篇小說。
我覺得《水滸傳》的故事情節(jié)遠不如《三國演義》驚險,且用詞一般,可見不是出自大家之手。那為什么《水滸傳》會千古流芳呢?原因很簡單:因為它樸實,因為它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,及平行于生活。還有一點,就是這本書是施耐庵先生結(jié)合自身經(jīng)驗寫出的畢生之作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原來施耐庵前半生用于農(nóng)民起義,直到壯年,才改行,寫起了《水滸傳》,而《水滸傳》就恰恰是反映農(nóng)民起義的小說,如此看來,只有施耐庵用親身感受,用心來寫文章,才會寫好。
而現(xiàn)在中小學生寫文章的弊病就是:“大;空;假。”大話,空話,假話三類,以至于不能將自己的親身感受寫于文章中,導(dǎo)致自己的內(nèi)心被深深的隱沒在書本,練習中。曾經(jīng)有一位高中生在高考作文中寫到自己父母雙亡,饑寒交迫,后來教委做出愛心調(diào)查,援助這位學生。誰想到,記者來到他家時,竟發(fā)現(xiàn)那位學生住著別墅,連爺爺奶奶都健在,何談“父母雙亡,饑寒交迫?”所以,那位學生的作文成績一落千丈,連跌10分。這就屬于假話一類。在我們?nèi)粘懽魑臅r,一定要用心里的話來灌溉讀者們饑渴的目光,這樣,這篇作文才會有價值。
就像施耐庵,把自己真實感受的話奉獻給讀者,才會產(chǎn)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。
合上書本,算是又看完一本書?—《水滸傳》。想想書中的精彩內(nèi)容,感受頗多,說也說不盡,真是回味無窮啊!
要講《水滸傳》,要先從梁山好漢講起,而講梁山好漢,又要說起一百單八將。這一百零八個頭領(lǐng),雖說記得不太牢,但有幾個卻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。呼保義宋江、玉麒麟盧俊義、智多星吳用、豹子頭林沖,他們身上發(fā)生的故事,猶如一場場精彩的戲劇展現(xiàn)在我面前,而他們身上那種講信用、守的優(yōu)秀品質(zhì),更讓我刮目相看。
不說那聰明有智慧的軍師吳用,也不說那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,我就來談?wù)劻荷讲鳌谓?。他為人講義氣,做事大氣,從不斤斤計較,所以,天下許多好漢都來投奔他。記得梁山伯好漢和沒羽箭張清交戰(zhàn)時,那張清會飛石子,百發(fā)百中,梁山好漢幾個都被他的石頭打傷,但張清最終還是被捕,押歸宋江。此時,那些被打傷的頭領(lǐng),都要求殺了張清,宋江卻立刻制止。張清見宋江如此大義,也順歸于他。
若此時宋江聽從眾好漢的提議殺了張清,自己既得不到一員愛將,還使得兩軍之間鬧得更僵,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。這更讓我體會到宋江為人的大氣,心胸的寬廣,才使得他成為梁山伯頭領(lǐng),讓眾人心服口服。
平日里我跟同學相處就缺少大氣,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不可開交。
有一次,我和同桌為一支筆吵鬧起來。雖然這支筆最終被我搶走,她哭了,但我心里并不高興。事后回想起來,我非常后悔,不就是一支筆嗎,讓給她就行了,何必要吵吵鬧鬧呢?為了一支筆而失去一個朋友太不值得了。再看看宋江身上的一個個故事,仔細想想自己的心胸是如此的狹隘,真是羞愧呀!
在生活中,我們要心胸寬廣,做人大氣,才會交到更多的朋友。
四方英雄,忠義堂相會,五方豪杰,都來投奔,從“及時雨”宋江到“金毛犬”段景住,可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。一百單八將替天行道嗎,立起杏黃大旗。梁上好漢殺富濟貧,好一段輝煌的歷史!
宋江提出招安時,有些英雄同意招安,有些豪杰反對招安,只恨宋江想為兄弟們找個出路,卻把宗豪杰“親手殺死”。想那林沖一身好武藝,戰(zhàn)場上從無敗績。張清人呼“沒羽箭”,只用石子便打傷十五員大將。杜遷、宋萬雖然武藝不是很強,但也是人中豪杰,卻死在宋江招安之手。要說可憐,還得說柴進大官人,他原為大周皇帝柴世祖的后代,家賜丹書鐵劵,富貴榮華,但被_臣所害,打入牢中,投奔梁山。哪個不是英雄,可是都被宋江的“招安”活活害死。
黃信人呼“鎮(zhèn)三山”,韓滔人呼“百勝將”,個個武藝非凡,但還不是讓招安一事害了自家性命。
梁山還有三位女將:一位是“一丈青”扈三娘,一位是“母大蟲”顧大嫂,一位是“母夜叉”孫二娘,個個有一身好武藝,可惜卻慘死于招安之后,怎能讓人哀嘆?
宋江是個好人,但是好心做了壞事,再說他文不能安邦,只好把招安掛在嘴邊,害了多少個好漢的性命。
回想以前攻大祝家莊是小事,在破金征遼時,是一將未傷,林沖、秦明、呼延灼、花榮、武松、魯智深等是大顯神通??墒窃谡饔懛脚D中十損七八,英雄死傷大半。林沖還不是被宋江活活氣死。
英雄都死于非命,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,那這些英雄哪會如此?眾人都算是死宋江的手中,可惜一百單八將全軍覆沒,一代雄杰無法瞑目于地下。但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,那一汩汩沸騰的熱血,永遠在我心中,讓我感嘆英雄,傷感滿懷。于是我不由地輕輕哼起《好漢歌》和“滾滾長江東逝水,浪花淘盡英雄,是非成敗轉(zhuǎn)頭空……幾度夕陽紅”。
這是一個家喻戶曉、廣為人知的故事,古人尚以“滴水之恩,當涌泉相報”為仁義,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,我們更應(yīng)該用一顆感恩的心,對待他人,學會知恩圖報。
感恩是我們必備的基礎(chǔ)。人們常說:“授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。我卻道:“收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。正如《水滸傳》中魯達為解救金父女,三拳打死了鎮(zhèn)關(guān)西,得救的金氏父女不忘魯達的大恩大德,幫助魯達逃脫了追捕。
但是《水滸傳》中有太多的不知感恩、不知道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別人的事例。常常是官官相護,狼狽為_。只許州官放火,不許百姓點燈。便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,苦不堪言,致使官逼民反,社會_。
感恩不是盲目的。在影視作品里,我們常常會看到這些字眼:“您的大恩大行,沒齒不忘。我愿為您上刀山,下油鍋,在所不辭。”可曾想過你報恩的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啊!可見感恩不能盲目。那么應(yīng)該如何感恩呢?首先應(yīng)該了解你的“恩人”的為人,依情況而定,然后再采取必要的報恩措施。否則你將會上當受騙,就像《水滸傳》中,朝庭招安梁山好漢,然后乘機消滅他們。善良的宋江不知道朝庭意欲何為,盲目地接受了招安。致使梁山好漢死傷無數(shù),僅有幾人存活。因此,太過于相信別人是不對的,還要看“施恩人”意圖如何!防患意識不可少,可謂“人心隔肚皮”呀。
親人是我們生活的堡壘,緊不可摧。他們給予我們愛的溫暖和情真意切的關(guān)懷。我們感恩于他們,只有他們無私地奉獻,才鑄造了今天的我們。但是在《水滸傳》中有這么一出:潘金蓮是武大郎之妻,可她卻不守婦道,紅杏出墻,與西門慶發(fā)生了關(guān)系,后被武大郎發(fā)現(xiàn),潘金勞不但不思悔改,向丈夫道歉,反而與王婆聯(lián)手將武大郎殺害,如果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我們親人犯了一些不可原諒的錯誤,那我們應(yīng)該怎么辦?我的看法是:我們不應(yīng)該繼續(xù)感恩于他們,而是用強制性手段,使他們悔改,不讓他們在罪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,最終無法自拔?;蛟S這就是我們對他的回報。